2020年7月18日,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眼科專業委員會主辦、香港希瑪眼科醫療集團承辦的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眼科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學術年會暨全國臨床眼科大會在北京、深圳兩地及云端直播盛大開幕。據統計,本次大會單場直播點擊觀看人數超12000人,規模宏大,盛況空前!
本次大會以「后疫情時代,從新“危”中找“機”」為主題,邀請到近200位眼科專家共同探討眼科技術新發展,分享學術與臨床研究成果。
專家論道 共享學術前沿
大會伊始,北京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醫療院長張風擔任主持人,對出席本次大會開幕式的領導嘉賓表示歡迎。他們是: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眼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趙家良教授、北京同仁醫院王寧利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黎曉新教授、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眼科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陳有信教授、北京希瑪眼科醫院李春山院長。
接下來,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郝德明會長、眼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趙家良教授、香港希瑪眼科醫療集團主席林順潮教授分別發表精彩致辭,收獲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林教授熱烈歡迎各位嘉賓學者的蒞臨,近200位專家翹楚云集,共同圍繞后疫情時代從新“危”中找“機”、疑難眼病診療及眼科臨床新進展等主題進行深入交流,希望大家在交流中收獲心得,學以致用,共同進步。
緊接著是本次大會的學術報告環節,邀請了多位眼科專家進行學術分享。其中香港希瑪眼科醫療集團主席林順潮教授作了主題為《屈光性晶體手術-我的五個心得》的主題演講。
林順潮教授從術前的檢查到術后并發癥處理,逐步深入,并對手術過程中角膜散光、保護視神經和黃斑等手術細節提出了獨特的見解。林教授認為,選擇進行屈光性人工晶體置換術的患者多為高度近視,從手術的出發,術前篩查是關鍵,需要進行詳盡的視網膜、黃斑和視神經評估。
此外,準確的人工晶體度數測量是手術后達到目標屈光度數、獲得良好視力的關鍵。患者可以根據雙眼情況及生活上的需要,與醫生商量確定術后目標視力,通過定制化的方案植入滿足患者要求的人工晶體。
ICL or 全飛秒強強對話,誰將勝出
學術報告環節結束后,一場激烈的辯論賽在希瑪眼科集團林順潮教授和詹行楷主任的主持下精彩上演。香港希瑪眼科醫療集團與華廈眼科醫院集團兩支隊伍,就“800度以下近視矯正,首選ICL還是全飛秒手術?”展開激烈辯論。
正方香港希瑪眼科醫療集團認為ICL手術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ICL手術、有效,適用范圍廣、成長性高,并且術前可查、術中可控、術后可逆,因此ICL手術是800度以內近視矯正的首選。
反方華廈眼科醫院集團則表示,是角膜屈光手術發展的未來趨勢。全飛秒手術為小切口,術中快捷、無瓣無憂,一步完成。術后屈光狀態穩定性尚佳,角膜生物力學更穩定。全飛秒手術遠期視覺更好,因此800度以內近視矯正應首選全飛秒手術。
8位眼科辯手強強對話,清晰的思路和巧妙的陳詞,為現場觀眾奉獻了一場旗鼓相當的高水平交流!
致敬最美逆行者 表彰抗疫英雄
2020 年伊始,一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戰“疫”打響。大批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奔赴“戰區“,夜以繼日與疫情頑強斗爭,與死神生死搏斗!扶危渡厄,逆向前行,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眾志成城克時艱,香港希瑪眼科醫療集團(3309.HK)以行動助力疫情防控,各地分醫院也積極參與到所在地的抗疫工作中。不僅多次向一線捐贈抗疫物資、聯合廣東省亮睛工程慈善基金會為一線女戰士們捐贈生活用品愛心包,后續還開展「致敬最美逆行者·援鄂醫護摘鏡」公益活動,關愛援鄂醫護眼健康。
為了向抗疫英雄表達敬意,今天的大會特別設置了表彰環節,致敬疫情防控突出貢獻的一線醫務工作者。表彰活動現場,由陳有信教授宣讀名單,并為抗疫英雄們頒獎!希瑪眼科集團昆明醫院曾獲昆明市「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的趙娜,受到本次大會的表彰。
高水平高質量辦會 群英薈萃展精彩
本次大會繼續秉承“共享、共贏、共進”的宗旨,會議流程經過了精心準備,精心安排, 涵蓋了眼科各個領域。既有許多精彩的高端學術論壇,也設置大會發言、專題研討、病例討論和手術錄像演示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同臺論道、交流共進。
開幕式后論壇即進入精彩的學術交流環節,近200位國內眼科領域的專家學者、精英骨干,歡聚于此,聚焦當今眼科各領域熱點、難點,展示科研創新成果,展望眼科臨床診治現狀及發展方向,分享交流眼科醫學的經驗和前沿進展。“愛爾康衛星會”、“蔡司衛星會”、“ICL衛星會”等會場吸引了眾多眼科同仁通過云端直播圍觀交流, 場場人氣爆滿。
希瑪眼科集團專場環節
7月18日中午的希瑪眼科集團專場環節,通過衛星會的形式做專題研討會。
林順潮教授在《自然視覺三焦晶體在香港的使用體會》主題演講中分享到:通過植入多焦點晶體,有機會從根本上解決老花問題。
詹行楷主任在《白內障老視患者如何獲得術后全程清晰》主題演講中建議在術前規劃時,一定要關注術后可能殘余的散光大小及軸向。
在主題為《術中導航OCT顯微鏡在眼全科手術中的運用》的演講中,姜偉主任對術中導航OCT在晶體植入及眼表手術應用和在玻璃體視網膜疾病應用進行了分享。
劉姝醫生在《可視化掃頻生物測量儀臨床應用體會》的演講中分享到,可視化掃頻生物測量儀能很好的確保固視。
學術演講,百家爭鳴
7月18日下午的眼底病論壇中,北京希瑪眼科的張風院長做了《RVO治療的再思考》的精彩演講,對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治療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和看法。
3Di屈光手術線上交享環節,深圳希瑪眼科的肖月影主任發表了《淺談全飛秒手術中心定位對手術的影響》精彩演講。
在《角膜與眼內屈光手術聯合運用矯治近視》主題演講中,昆明希瑪眼科的楊陽院長分享到,對于屈光參差近視患者可行一眼飛秒,一眼ICL術。
除此之外,上海希瑪眼科李俊醫生、陳麗娟醫生也分別做了《基于視覺中心和角膜頂點測量的瞳孔中心比較》、《Lasik術后屈光性白內障手術規劃》的精彩演說。
手術技巧錄像展播手術技巧錄像展播環節,昆明希瑪眼科的姚勇主任發表了《改良小切口口袋隧道角膜染色術》的精湛演講,為角膜染色提供了新的思路。
19日下午,“EVO ICL 專家研討會”線上云直播, 香港希瑪眼科醫療集團林順潮教授、復旦大學眼耳鼻喉科醫院周行濤教授、廣州愛爾眼科醫院王錚教授圍繞ICL發展和應用等核心問題進行全方位、多視角地深入探討,共話眼科高清未來!
林順潮教授在《EVO ICL: 過去,現在及未來發展》演講中提出:現在ICL手術可以認為是屈光手術的一個標準常規選項的新觀點。
請大家繼續關注本次大會的會議直播,接下來的幾天將有更多的行業專家帶來精彩主題演講,就科研與學科建設、教學與臨床實踐、人才培養與醫院管理等問題進行研討。
連續6天,近200名國內眼科專家齊聚“云端”,這無疑是一場高水平、高層次的視聽盛宴!期望與會代表充分切磋交流,分享學術與臨床研究成果,共同推進眼科學的長足發展!
眼底病的診治,尤其專長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疾病和視網膜移植
眼底病、黃斑疾病、玻璃體視網膜手術
擅長疑難青光眼的診治
弱視、斜視、屈光不正、近視、復視、眼球震顫的診斷和治療
兒童視覺發育性眼病診治
眼底、玻璃體視網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