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診幫扶、文教捐贈、善款敬老……近年來,由中宣部主管的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持續對口支援江西尋烏縣、永新縣經濟社會發展。8月5日至7日,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再次組織北京優秀醫療專家赴江西尋烏、永新開展義診幫扶,捐贈價值570余萬元款物,為500余名患者義診,暖了革命老區人民群眾的心。
北京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屈光矯視科主任鄭科曾多次參加國內外醫療扶貧、義診等活動,本次以眼科志愿醫生的身份隨醫療隊出行,以親歷者身份,講述這場跨越南北2000公里的愛心義診。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是由中央宣傳部主管的主要從事人權領域國際交流、教育研究、公益活動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多年來,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重點面向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偏遠地區開展公益活動,助力中國人權事業發展進步。
8月初,一封邀請函送到北京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由中宣部主管的全國性公益組織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定于4-8日組織北京醫療專家赴江西省尋烏縣、永新縣開展義診幫扶,鄭科醫生作為眼科專家代表受邀參加。
收到邀請函,鄭科醫生隨即與北京希瑪眼科醫院醫務科協調排班,準備前往義診幫扶。臨行前,北京希瑪眼科特地準備了簡短的出發儀式,贊揚鄭科醫生積極踐行愛心善舉,充分體現希瑪人“讓更多人美好看得見”的使命擔當。
從北京到江西,跨越2000公里,一場專業與信任的雙向奔赴再次上演。7月4日,滿載著北京醫療專家和志愿者的航班起飛,直飛江西贛州。下了飛機,一行人在武夷山脈與九連山脈相交處的重巒疊嶂間驅車穿行,沿途的自然風光雖美,卻無暇逗留。
山路狹窄,蜿蜒曲折,坡度較大,大巴車只能緩慢前行。這就像尋烏革命老區的醫療水平,需求雖大但發展緩慢,醫療幫扶需精準落地才能見實效。行駛數小時后,大巴車到達尋烏縣人民醫院。
尋烏縣位于江西東南部,居贛閩粵三省交界處,是一座千年古縣,客家人聚居地、紅色革命老區。活動伊始,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向尋烏縣捐贈了價值110余萬元的款物,并為義診專家頒發志愿者證書。
隨后,來自北京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阜外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等醫院的專家們在尋烏縣人民醫院開展義診咨詢活動。“聽說今天有義診活動,還有北京專家過來,很多人一大早就來醫院等著了。”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道。
據悉,此次義診涵蓋眼科、老年醫學科、血液科、中醫婦科、皮膚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中醫內科等多個學科。義診現場,前來就診的患者依次坐在小板凳上排隊,以中老年群體為主,常年的勞作導致他們身上的病痛癥狀頗多。專家們耐心聽取病情、了解病史、查看病例,現場解決當地群眾多發病、常見病及部分疑難雜癥的就醫需求;同時現場指導當地醫務工作者,毫無保留地傳授臨床經驗和分享診療思路。
鄭科醫生溝通中得知,中宣部自2013年起對口支援尋烏縣,已達10個春秋,尋烏一些歷史突出民生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并在2019年高質量脫貧摘帽。但由于歷史、自然等原因,贛南當前醫療水平仍有待提升,不少患者優先選擇到臨近的梅州就診。本次義診醫治患者百余例,手術治療十余例,切實幫助有需要的患者在家門口得到及時診治。
鄭科醫生表示,醫療幫扶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續點對點幫扶。后續希望持續開展更多活動,從“輸血”到“造血”,幫助提升尋烏整體醫療技術水平,讓老區人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次日,醫療專家和志愿者征塵未洗,又驅車北上,前往400公里外的永新縣。永新縣也是千年古縣,位于江西西部,湘贛兩省交接,地處羅霄山脈中段,井岡山腳下,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湘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革命戰爭年代培育出無數將軍,2018年成功實現脫貧“摘帽”。
清晨的永新縣人民醫院門診候診區,義診還未開始,慕名而來的群眾就早早趕來排起了長隊。通過各方宣傳,大家成群結隊,或步行、或騎單車/摩托車,或搭車,從永新縣各鄉鎮趕來。義診專家被分配到各個診室,詳細詢問患者病情病史、仔細查體,耐心解答群眾疑問,針對病情提出個體化診療建議和治療方案,并指導群眾規范用藥。
前來就診的群眾很多,已經過了中午,義診還沒結束。哪怕顧不上喝水吃飯,各位專家堅持把所有患者看完,不讓遠道而來的群眾失望而歸。現場有患者表示,終于等來了首都專家,自己的眼病有了專家的診斷,能對癥治療和用藥,心里就踏實了。
一人興善,萬人可激!鄭科醫生直言,義診不能做表面功夫,要讓幫扶醫院和患者感受到我們是做實事的,通過看診、手術、帶教等,幫助大家切實解決問題,他們才會認可,會歡迎。“義診幫扶”,不僅僅是一種愿望和情懷,更是一份光榮與責任。提升醫療水平,要培養帶不走的當地人才和留下新的技術。義診專家還與當地渴望學習進步的醫護人員保持聯系,提供醫療技術咨詢,以形成可持續的幫扶,助力老區醫療整體發展。
義診服務零距離,愛心捐贈暖民心。在永新縣教體局,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向永新縣人民政府捐贈價值260余萬元款物,助力永新教育事業發展。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跨越兩千公里“義診幫扶”,看的是病,開的是藥,留的是情。在鄭科看來,心懷慈善、行醫助人是醫者應有的品德。自 2016 年始,鄭科前后多次作為主刀醫生及醫療工作執行人參加了“中國海南·柬埔寨光明行”活動,為當地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央視新聞聯播、柬埔寨媒體、海南日報等對此進行報道。
2022年底,北京120急救電話處于高位運行,鄭科醫生急調支援院前急救,與急救小組成員協同,接到任務時以最快速度出發,為急救爭取時間。“心之所向,追尋皆是光明。我愿盡己所長,讓更多人美好看得見。”這是鄭科醫生對醫者仁心最好的詮釋。
本次義診活動,專家和志愿者一方面踐行為人民服務、解病患之苦的使命,另一方面也接受紅色教育的熏陶。大家前往“羅塘談判”、“尋烏調查”、“學習強國平臺”、“秋溪鄉支部”、“龍源口大捷”、“賀子珍故居”、“三灣改編”、“井岡山搖籃”等紅色教育基地緬懷先烈先輩。
鄭科醫生表示,將不忘初心使命,凝聚“紅色力量”,持續發光發熱,成為感動他人、照亮社會的一分子,并以《清平樂·游三灣井岡山有感》為題賦詩一首。
回顧這幾天的義診,北京希瑪眼科醫院鄭科醫生感慨道,凡人微光,星火成炬。當一個個微小而向善的光束匯聚在一起時,我們就能幫助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說話間,鄭科醫生翻出手機里的一張照片,幾年前柬埔寨有位阿婆雙手合十,含淚渴望得到救治,這是手術完成后的畫面,阿婆的臉上寫滿了幸福。
眼底病的診治,尤其專長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疾病和視網膜移植
眼底病、黃斑疾病、玻璃體視網膜手術
擅長疑難青光眼的診治
弱視、斜視、屈光不正、近視、復視、眼球震顫的診斷和治療
兒童視覺發育性眼病診治
眼底、玻璃體視網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