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對傳染性疾病的恐懼,大家一聽說“誰誰誰”眼睛發紅了,都以為是會傳染的“紅眼癥”,對于患病者也都選擇“敬而遠之”。
但其實,大家熟知的那個“紅眼癥”說的是急性結膜炎,這種眼病確實具有傳染性,但大多不會對視力造成傷害。而小編要說的鞏膜炎其實也是一種“紅眼癥”,這種眼病雖然沒有傳染性,但卻有致盲性,千萬不可忽視。
同樣都是“紅眼癥”,為什么鞏膜炎更“可怕”?
大家可能會有點疑惑:同樣都是“紅眼癥”,為什么二者的傳染性和嚴重性都不一樣呢?
要知道,我們所熟知的一種紅眼癥,即傳染性急性結膜炎,主要由腺病毒、腸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流感嗜血桿菌及肺炎鏈球菌等細菌感染所致,主要癥狀表現為眼紅、眼痛、畏光、流淚、水樣分泌物增多等,在發病期間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大多不會對視力造成影響。
而鞏膜炎指的是深層的鞏膜組織(俗稱眼白)發炎,大多與一些慢性感染或全身性免疫疾病(結核、梅毒、紅斑狼瘡等)有關,發生在前端的鞏膜炎癥狀表現為眼部紅、腫、痛、畏光、流淚、視力下降等,發生在后端的鞏膜炎則易造成眼球后壁水腫與視力受損。
雖然鞏膜炎沒有傳染性,但可造成視力受損,若未及時治療,還可能導致青光眼、葡萄膜炎、周邊型潰瘍性角膜炎等可對視力造成威脅的嚴重并發癥。所以說,鞏膜炎比普通的“紅眼癥”更加可怕。
鞏膜炎類型多,且嚴重程度有差異
雖然都是鞏膜炎,但不同類型的鞏膜炎嚴重程度也有所區別。根據病變發生的位置不同,鞏膜炎可分為前鞏膜炎和后鞏膜炎兩種類型,其中前鞏膜炎主要有三種:
1、廣泛性前鞏膜炎:這種類型相對良性,表現為鞏膜彌漫性充血,呈現紫紅或紫藍色隆起,很少合并嚴重的全身性疾病。
2、結節性前鞏膜炎:病變部位呈紫紅色充血,炎癥浸潤與腫脹壓痛,不能推動,嚴重情況下可見黃色凝膠樣半透明的浸潤性結節,可蔓延至角膜形成硬化性角膜炎。
3、壞死性鞏膜炎:這種類型比較少見,卻是非常嚴重的鞏膜炎類型,大多伴有嚴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治療,鞏膜病變可向周圍擴散,影響至脈絡膜、角膜,對視力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失明。
此外,病變發生于鞏膜后方則屬于后鞏膜炎,這種類型大多不破壞視力,但如果合并葡萄膜炎、滲出性視網膜脫離等眼病時,會出現視力下降癥狀。若炎癥反復發作,也可能引發角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等并發癥,對視力造成影響。
治療鞏膜炎的關鍵:先確定病因,再對癥“下藥”
北京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認為,由于鞏膜炎往往是全身免疫相關性疾病或者全身結締組織疾病在眼睛部位的表現,除了要及時對眼部進行消炎治療之外,還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比如治療類風濕疾病等。
在我院針對鞏膜炎眼部的消炎治療,以藥物為主。如局部滴用類固醇藥物,有助于緩解結節性或彌漫性前鞏膜炎的炎性反應,或者口服類固醇藥物來減輕炎癥和疼痛感。當類固醇藥物治療作用不佳時,還可能需要進行免疫抑制劑治療。
若患者合并前葡萄膜炎,還需要局部使用阿托品眼藥水或者眼膏散大瞳孔之后,進行局部熱敷。對于發生壞死、穿孔的鞏膜部位,則可能需要進行鞏膜移植手術進行修補。如果并發了青光眼,還需要針對青光眼進行相關治療。
小編提醒:不管是急性結膜炎還是鞏膜炎,我們自己可能并不好分辨,所以出現眼睛發紅等眼部不適癥狀時,及時去醫院檢查才是“正解”,這樣也不至于耽誤疾病的治療。
眼底病的診治,尤其專長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疾病和視網膜移植
眼底病、黃斑疾病、玻璃體視網膜手術
擅長疑難青光眼的診治
弱視、斜視、屈光不正、近視、復視、眼球震顫的診斷和治療
兒童視覺發育性眼病診治
眼底、玻璃體視網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