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注意了,這些類型的孩子更容易弱視
弱視是指在視力發育過程中,眼睛與視覺中樞缺乏適度的光線與視覺刺激,導致大腦的視覺中樞未能正常發育,長期未受到足夠刺激后,大腦就放棄該部份的視力功能,便形成弱視。
主要表現為眼睛本身沒什么問題,但是視力不好且配戴眼鏡后視力無法到達1.0,并且看字體、物體時體積會變小,以單眼弱視最為常見。
如果孩子存在以下情況,更容易患上弱視:
①屈光參差:雙眼度數相差大,在看外界景物時雙眼成像大小不同,度數較高的眼睛成像大且模糊,引起二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導致大腦只能抑制度數較大眼睛的物象,從而引發弱視。
②斜視:雙眼的視線無法同時落在要看的物體上,看東西時會產生復視及視覺混淆,大腦自發抑制斜視眼的視覺發育,以減輕視覺干擾,但視覺發育被抑制,就會形成弱視。尤其是內斜視發生弱視的可能性更大。
③屈光不正:高度遠視、近視或散光,看東西都朦朦的,會造成視網膜的影像模糊,大腦沒有收到清晰的訊息,影響了視覺的發育,容易形成弱視。
④形覺剝奪:眼睛本身患有一些眼病,如先天性白內障、上瞼下垂、角膜混濁等眼疾,使得眼睛無法正常看東西,從而影響視覺發育,造成弱視。
⑤其它因素:如早產兒、低體重兒、有弱視家族史的孩子相對來說也容易弱視。
因此,對于家長而言,應每年定期帶孩子去檢查眼睛,如果發現以上情況,要盡早干預處理。對于存在屈光參差和屈光不正的孩子要進行驗光配鏡,存在斜視等其它眼病也要盡早治療。
治療弱視有這幾招,但治療年齡是關鍵
對于弱視而言,早期發現和及時干預非常關鍵。3至6歲是治療的黃金期,很多小孩子的視力都可以提高到正常,7至12歲的也有較大機會,但超過了12?歲治療就會大大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