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這提醒我們: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不要把真與假互相混淆。
那你是否聽過,近視也有“真假”之分?
有些家長在發現孩子視力下降后,沒有分辨清楚孩子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就盲目給孩子配上了眼鏡。久而久之,反倒可能把原本的假性近視弄成了真性近視,這可就“真的假不了”了。
假性近視無需戴鏡,但要引起重視
假性近視,又稱為調節性近視。這里我們需要了解一個知識:我們在看近處時,眼睛需動用調節(睫狀肌收縮),才能看清楚。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引起睫狀肌持續收縮,形成調節性痙攣,使得晶狀體屈光度增加。這個時候,眼睛處于相對痙攣狀態,看近可以看清;但看遠時,由于眼睛不能快速地放松調節,便會出現看遠模糊的情況。
而真性近視,是指在調節靜止狀態下,平行光線經屈光系統后聚焦于視網膜前,成散開狀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彌散斑,導致在視網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影像。這種情況,多由眼軸過長導致,與不良用眼習慣、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有關。
因此,假性近視并不是真的近視,而是一種調節功能過強的現象。一般情況下,通過適當的眼部運動并注意用眼習慣,便可改善視力,不需要佩戴眼鏡。
不過,當孩子出現假性近視時,就已經給家長敲警鐘,說明孩子的用眼習慣不正確,需加以引導。再不注意,接下來就有可能“弄假成真”噢。
真假近視,如何分辨?
真假近視不能根據度數來判定,也無法通過目測來簡單辨別。
若孩子經常瞇眼睛、揉眼睛、歪頭看物體、頻繁眨眼、看東西離很近,則說明孩子的視力可能出現問題。作為家長,應及時帶著孩子上醫院做檢查,看看孩子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或者是否存在其他眼部疾病,如斜視、弱視等。
檢查包括:檢查視力及驗光、散瞳驗光、雙眼視功能、眼軸及角膜曲率、眼壓檢查、眼底檢查、裂隙燈檢查等。
其中散瞳驗光,又稱為睫狀肌麻痹驗光,在驗光前使用藥物麻痹睫狀肌后,可以讓眼睛放松下來,以此來辨別真假近視。若散瞳后近視狀態消失,則屬于假性近視;散瞳后近視仍然存在,則屬于真性近視。
兒童真性近視,需及時配鏡矯正
假性近視不需要戴眼鏡,除了需要改善用眼習慣之外,還可在專業醫生操作下,局部使用低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來調節睫狀肌,使得視力恢復正常。但如果孩子是真性近視,不但要及時配鏡矯正視力,眼鏡度數也應配足。
你說戴眼鏡會導致近視加深?No No No!這是個誤區。
近視加深并非戴眼鏡導致。兒童身體還處于發育期,身體會長高。同理,眼球也會跟著生長,再加上用眼習慣不良、眼鏡度數未配足等原因,自然會導致近視度數加深,與戴眼鏡無關。若真的發生了近視,未及時矯正,近視兒童為了看清遠處物體,就需要瞇著眼睛看,眼內外肌肉長期處于疲勞狀態,反倒可能導致眼球加快生長,近視度數更快加深。
北京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提醒:科學佩戴眼鏡不僅不會導致近視度數加深,反而能夠延緩近視增長的速度,為孩子的視力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