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校中小學生陸陸續續開學,這個暑假也劃上了句點,回想孩子們在暑假都做了些什么呢?除了寫作業,還要參加各種課外輔導班、特長班,家長們恨不得把孩子一天的時間都安排給學習。
有位爸爸卻“反其道而行之”,給孩子布置一個每天必須完成的“作業”:每天戶外玩2小時,這一做法令眾多眼科醫生紛紛點贊支持。為什么戶外活動在眼科醫生眼里如此重要呢?
截圖來自新浪微博
適當的戶外活動,對近視防控大有幫助
近視的產生,除了受遺傳因素影響,與后天環境以及個人用眼習慣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如在光線不足的地方用眼、閱讀字跡過小、長期近距離用眼、缺乏戶外活動等,都可能導致近視的產生或者近視度數加深。
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被學習占用,以及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兒童、青少年的活動范圍更多地集中在了室內,因而缺乏適當的戶外活動,極不利于近視預防。因為,讓眼球充分暴露在明亮光線下更有助于刺激瞳孔,增強眼球的收放能力;多接觸室外的光線,可刺激視網膜分泌多巴胺激動劑,有利于延緩孩子眼軸的增長,對近視防控十分有幫助。
因此,為了預防近視,建議家長們盡量減少孩子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并保證每天至少2小時的戶外活動。戶外活動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可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進行,如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踢足球等。
高度近視有風險,預防近視加深很有必要
部分家長認為,既然孩子都已經近視了,就沒有防控近視的必要了,這樣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雖然已經發生的近視不可逆轉,但我們仍需要盡量避免孩子的近視度數越來越深,這是因為,高度近視有引致眼底病變的風險。
大多數近視患者都屬于軸性近視。我們正常人的眼軸約為24mm左右,隨著近視度數的增長,近視患者的眼軸長度也會相應增加(近視每增加300度,眼軸也會隨之增加1mm左右)。
伴隨著眼軸被拉長,視網膜也因易受拉扯而變得十分脆弱,從而可能導致一系列眼底病變,如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黃斑裂孔等,這些眼疾嚴重可致盲。此外,如果將來想做近視矯正手術,近視度數過高在近視手術方式的選擇上也會受到更多限制。
因此,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近視防控不僅是預防近視產生,對于已經發生近視的人群,仍需預防近視加深。
睡夢中就能延緩近視加深的“隱形眼鏡”,OK鏡了解下!
除了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以及適當的戶外活動,對于近視加深過快的兒童青少年(需8周歲以上)來說,OK鏡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OK鏡即角膜塑形鏡,它是一種逆幾何設計的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觸鏡,僅需夜間佩戴8小時左右,利用鏡片塑形力和淚液張力改變角膜前表面的弧度從而達到矯正視力的目的。OK鏡不僅可以延緩近視加深,還能夠使孩子在日間無需佩戴眼鏡便獲得清晰的裸眼視力。
由于我們眼睛的角膜本身具備彈性,摘下鏡片,壓力解除后一定時期角膜可以恢復至原來的狀態,所以不必擔心孩子角膜的組織結構會產生改變。
北京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提醒您,OK鏡屬于國家規定的三類醫療器械,應前往具備相關資質的機構進行驗配。而且,OK鏡對于佩戴者有嚴格的要求,在驗配角膜塑形鏡前,醫生會對患者的視力、近視及散光度數、角膜弧度等指標進行檢查,并排除其他眼病后,符合要求者方可驗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