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長期高血糖對身體各個器官和系統產生影響,其中眼底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網病變)已經成為成年人群中造成低視力和致盲的重要原因。
根據《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診療指南(2022年)》,在中國約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糖網病變。糖網病變的進展往往非常隱匿,很多患者未能及時發現,直至視力顯著下降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今天希小瑪主要講講糖網病變的癥狀與危害、早期識別方法以及如何預防和治療,幫助糖尿病患者及早防治,避免視力喪失。
01
糖網病變有哪些癥狀和危害?
——從“視而不見”到“不可逆失明”的進程
圖片來源:網絡
糖網病變的可怕之處在于早期無癥狀,而晚期致盲風險極高。其危害可分為四個階段:
分期 | 典型癥狀 | 潛在危害 |
輕度非增殖期 | 可能尚未明顯的視力下降癥狀。 | 微血管瘤滲漏,黃斑輕度水腫 |
中度非增殖期 | 視力影響可能仍不明顯。 | 大面積出血、硬性滲出,黃斑功能受損 |
重度非增殖期 | 可能伴隨視力下降 | 新生血管破裂致玻璃體積血,視力驟降 |
增殖早期 | 已經嚴重影響視力,可能有視野缺損等情況 | 出現視網膜新生血管或視盤新生血管 |
纖維增殖期 | 視網膜的損害已經非常嚴重,視力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 | 出現纖維膜,可伴視網膜前出血或玻璃體積血 |
增殖晚期 | 僅存光感,或完全失明 | 出現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可合并纖維血管膜、視網膜前積血或玻璃體積血 |
圖片來源:《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診療指南(2022年)》
數據警示:
?病程10~15年者,DR患病率上升到24.0%;
?病程20~25年者,DR患病率進一步攀升至52.7%;
?病程超過30年者DR患病率達到63.0%
?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良,可使糖網發生的風險增加4倍。(數據來源:《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診療指南(2022年)》)
02
如何在早期自我察覺糖網病變?
——抓住這些“危險信號”
?由于早期糖網病變無明顯癥狀,糖尿病患者需通過以下方式主動篩查:
1. 高危人群自檢
- ? 糖尿病病程≥5年
- ? 合并高血壓、高血脂、腎病
- ? 孕期血糖控制不佳(妊娠糖尿病)
- ? 有糖尿病家族史且血糖波動大
2. 日常癥狀預警
3. 居家篩查工具:阿姆斯勒方格表。
單眼注視中心黑點,若方格扭曲、缺失,提示黃斑病變。
圖片來源:網絡
03
如何治療和預防糖網病變?
——分層干預,守住視力防線
?治療策略:分期精準打擊
根據糖網病變的不同分期,我們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一般在早期,主要以定期檢查、經典的激光光凝治療為主。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藥物現已成為治療累及黃斑中心凹的黃斑水腫的一線方案;此外,眼內緩釋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微脈沖激光等,也被證明對黃斑水腫有效。
不同的藥物、不同的治療方案、藥物與手術的聯合治療、藥物和激光光凝的聯合治療等為患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所以,只要能及時得到準確診斷,定期嚴密觀察,做好血糖控制,及時進行相應治療,病情基本能得到較好控制。
?如何預防?
1. 控制“三高”(血糖波動幅度<3 mmol/L,血壓<130/80 mmHg,血脂LDL-C<2.6 mmol/L)。
2、定期檢查眼底:1型糖尿病確診5年后開始每年定期查眼底,2型糖尿病確診即每年定期檢查眼底;如果已確診糖網,可每3-6個月復查OCT(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監測黃斑厚度。
3、對已患病人群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預防玻璃體出血等。
4、加強學習低血糖與眼底出血的平衡管理。
重要提醒:糖網病變的防治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即使視力正常,糖尿病患者也應將眼底檢查納入年度體檢。記住:“控糖就是保眼,篩查勝過治療”——守住血糖紅線,才能留住清晰視界。
眼底病的診治,尤其專長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疾病和視網膜移植
眼底病、黃斑疾病、玻璃體視網膜手術
擅長疑難青光眼的診治
弱視、斜視、屈光不正、近視、復視、眼球震顫的診斷和治療
兒童視覺發育性眼病診治
眼底、玻璃體視網膜等